讓健康改變生活
素食的定義是什麼?
素食是指不食用任何動物肉類、內臟或動物製品,且主要採用植物性食材的飲食方式。
素食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蛋奶素食:不吃肉類和內臟,但可以吃蛋類和奶製品。
蛋素食:除了蛋類及其製品外,不吃任何動物性食物及其製品。
奶素食:除了奶製品以外,不吃任何動物性食物及其製品。
全素食:以植物性食材主為,完全不食用任何動物性食物,包括肉類、內臟、蛋類、奶製品,甚至連燕窩和蜂蜜也不食用。
素食中的植物性食材富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例如高纖維、低脂肪和低熱量。然而,由於素食者的食物選擇受限,他們容易出現某些重要營養素的缺乏,包括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12和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
素食營養素的選擇
1. 蛋白質
乾豆類(如黃豆、黑豆) 和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除了能提供蛋白質外,還含有其他重要的營養素如卵磷脂、植物固醇、異黃酮素等,建議素食者可以通過攝取豐富的豆類製品來確保獲取足夠和全面的蛋白質。
2. 鐵
鐵是製造血液的重要元素。奶素和全素食者容易缺乏鐵質而導致貧血,建議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鐵質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堅果、莧菜和菠菜等。另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如蕃茄、橙、西蘭花等可有助於提高鐵質的吸收。
3.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多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因此全素食者要特別注意攝取充足維生素B12,例如食用添加了維生素B12的豆奶和穀類麥片,食物如發酵豆製品、菌菇類亦富含維生素B12。如有需要,應向醫生查詢服用營養補充品事宜。
4.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素食者容易缺乏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應注意多選擇亞麻籽油、核桃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等。食用時要注意適量使用,避免油脂攝取過量。
素食者之飲食小貼士
食物多樣性,穀類為主;適量增加全穀物
增加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選用發酵豆製品
常吃堅果、海藻和菇菌
蔬菜、水果份量充足
合理選擇和食用烹調油
定期監測營養狀況
南灣百利康醫療中心 授權轉載